期刊简介

《中国防痨杂志》为专业学术类期刊。全面报道我国结核病防治的方针政策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结核病控制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专稿、专访、专题),论著(结核病控制、流行病学、临床和基础),论文摘要,短篇报道,病历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座谈会健康教育、史料资料、会议简况、防痨协会工作简报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结核病控制、临床、基础科研防痨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防痨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61/R

邮发代号: 2-4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3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防痨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防痨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621
  • 国内刊号:11-2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防痨杂志介绍

《中国防痨杂志》为专业学术类期刊。全面报道我国结核病防治的方针政策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结核病控制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专稿、专访、专题),论著(结核病控制、流行病学、临床和基础),论文摘要,短篇报道,病历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座谈会健康教育、史料资料、会议简况、防痨协会工作简报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结核病控制、临床、基础科研防痨工作者。

本刊栏目设置
主编寄语、指南·规范·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防痨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防痨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简报等短文不超过2000字。正文与图表尽量避免重复。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使用副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3.作者及单位(本稿约中规定的中英文作者及单位署名相关要求与格式适用于发排稿):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应该署至科室,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城市名、单位全称以角注形式置于文题页左下方(具体格式详见《中国防痨杂志编排规范》)。

  4.摘要:凡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部分(“方法”与“结果”部分应给出文中的主要数据)。不分段,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左上角加“*”。

  例如:YIN Jian-jun*, CHEN Liang, XU Zhuo-wei, QIAN Ming, JIANG Li, ZHONG Qiu. *Departmen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ti-tuberculosis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30,China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隔开。

  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采用商品名。

  7.伦理与知情同意: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8.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采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采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包括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含箭头)]。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像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与表均应该以文内先后出现次序排列并编序号。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该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该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该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也不可以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应为斜体“V ”。

  10.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090.476,5”应写成“13 090.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1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50.2±0.6%要写成50.2%±0.6%或(50.2±0.6)%;75.4±18.2 mg/L要写成(75.4±18.2) mg/L。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_;(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2.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再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3.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信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第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为期刊者均须著录起止页。电子文献要标注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标志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无误,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举例: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4:85-93.

  [2] 石瑞如,张建源,刘新,等.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gidB基因突变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8,30(3):197-199.

  [3] Datta M,Radhamani MP,Selvaraj R,et al.Critical assessment of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under the district tuberculosis programme.Tuber Lung Dis,1993,74(3):180-186.

  [4]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lnc. Historg of OCLC[EB/OL].[2000-01-08]. http://www.oclc.org/abord/history/default.htm.

  14.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之上,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期刊引用
中国防痨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防痨杂志发文量
中国防痨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防痨杂志往期文章
  • 首诊误诊为肺结核的肺隐球菌病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结核病专科医生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首诊误诊为肺结核的26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CT表现及临床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男18例(69.2%)、女8例(30.8%),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9.9±13.9)岁;11例(42.3%)为体检发现肺部阴影无症状就诊,15例(57.7%)因轻微咳嗽、胸......

    作者:杨澄清;杜荣辉;曹探赜;周萌;梅春林 刊期: 2017- 12

  • 复方PCR用于分支杆菌菌种鉴定的初步研究

    目的寻找新的、快捷简便的分支杆菌菌种鉴定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结核病诊断的水平.方法将3套分支杆菌基因组DNA的不同标记引物同时放入一个体系中,并在同一退火温度下进行PCR扩增,通过对扩增产物的不同带型进行分析,对已知标准株和部分临床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复方PCR方法可将结核复合群中的结核分支杆菌、牛结核分支杆菌与非结核分支杆菌一次性地区分开,特异性达到100%,灵敏度为10ng/反应.结论复方PC......

    作者:王仲元;匡铁吉;金关甫;陈红兵;李净;安慧茹;王涛 刊期: 2003- 06

  • 责任小组式教育提高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目的探讨责任小组式健康教育在提高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上的有效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2014年1-10月本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病区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100例,历史对照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6-10月患者)和对照组(1-5月患者).实验组从2014年6月份开始实施责任小组式健康教育,其中责任护士负责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责任组长组织实施小组教育,护士长组织健康教育查房.测量患者健康......

    作者:毕娜;马远征;于梅;张延晖;余兴艳;陈嘉一 刊期: 2015- 03

  • 广西卫生行政部门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新型服务模式的接受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卫生行政部门和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对推行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新型服务模式的接受意愿,为分析在广西推行该新型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及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结核病防治所合作(简称“医防合作”)管理规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分别对广西14个地级市及其所辖27个县的卫生行政部门和结防机构的1位关键人物(即卫生局分管局长、结防机构分管领导和结防科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部......

    作者:吴腾燕;黄曙海;刘飞鹰 刊期: 2012- 03

  •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比较

    目的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x2......

    作者:贺伟;宁锋钢;李成海;李芳;周震;吕岩;周新华 刊期: 2014- 08

  • 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菌群对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在世界范围内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数目迄今已有150种以上,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1].NTM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人可从环境中感染NTM而患病,水和土壤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迄今尚未证实NTM可以通过人进行传播,但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

    作者:吴碧彤;谭守勇;蔡杏珊;邝小佳 刊期: 2012- 10

  • 宜宾市肺结核对矽肺晋级和病死率影响的报告

    目的对宜宾市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肺结核对矽肺患者晋级率、平均晋级时间及病死率影响的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法,对宜宾市职业病诊断组1973~1998年检出的315例矽肺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处理。结果Ⅰ期单纯矽肺与Ⅰ+T比较:晋级率分别为32.1%、56.3%(P<0.01);平均晋级时间分别为5.8年、4.3年(P<0.05);病死率分别为27.5%、66.7%(P<0.01);Ⅱ期单纯矽肺......

    作者:郑明德 刊期: 2001- 03

  • 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我所骨科1963~2000年间,共收治脊柱结核3602例,其中合并肾结核者30例.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林羽;管波清;吴启秋 刊期: 2003- z1

  • 不同抗原全血ELISA检测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空腹肝素钠抗凝外周静脉血5ml,分别给以抗原PPD、E/C和EAST-6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γ的数值.结果在活动性肺结核......

    作者:杨新婷;梁清涛;杨扬;李琦;陈效友 刊期: 2013- 11

  • 行政干预对结核病归口管理的影响

    目的评价行政干预对结核病归口管理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7所综合医院作为调查点,采取行政干预与法律监督相结合的措施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对采取措施前后综合医院的归口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对比。结果通过干预措施,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率和疫情报告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4.3%和27.0%提高到干预后的75.3%和87.2%。结论加强行政干预,严格依法监督,可有效促进结核病归口管理的落实。......

    作者:冯卫国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