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防痨杂志》为专业学术类期刊。全面报道我国结核病防治的方针政策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结核病控制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专稿、专访、专题),论著(结核病控制、流行病学、临床和基础),论文摘要,短篇报道,病历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座谈会健康教育、史料资料、会议简况、防痨协会工作简报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结核病控制、临床、基础科研防痨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防痨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61/R

邮发代号: 2-4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3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防痨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防痨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621
  • 国内刊号:11-2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防痨杂志介绍

《中国防痨杂志》为专业学术类期刊。全面报道我国结核病防治的方针政策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结核病控制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专稿、专访、专题),论著(结核病控制、流行病学、临床和基础),论文摘要,短篇报道,病历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座谈会健康教育、史料资料、会议简况、防痨协会工作简报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结核病控制、临床、基础科研防痨工作者。

本刊栏目设置
主编寄语、指南·规范·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防痨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防痨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简报等短文不超过2000字。正文与图表尽量避免重复。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使用副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3.作者及单位(本稿约中规定的中英文作者及单位署名相关要求与格式适用于发排稿):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应该署至科室,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城市名、单位全称以角注形式置于文题页左下方(具体格式详见《中国防痨杂志编排规范》)。

  4.摘要:凡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部分(“方法”与“结果”部分应给出文中的主要数据)。不分段,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左上角加“*”。

  例如:YIN Jian-jun*, CHEN Liang, XU Zhuo-wei, QIAN Ming, JIANG Li, ZHONG Qiu. *Departmen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ti-tuberculosis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30,China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隔开。

  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采用商品名。

  7.伦理与知情同意: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8.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采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采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包括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含箭头)]。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像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与表均应该以文内先后出现次序排列并编序号。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该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该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该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也不可以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应为斜体“V ”。

  10.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090.476,5”应写成“13 090.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1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50.2±0.6%要写成50.2%±0.6%或(50.2±0.6)%;75.4±18.2 mg/L要写成(75.4±18.2) mg/L。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_;(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2.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再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3.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信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第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为期刊者均须著录起止页。电子文献要标注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标志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无误,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举例: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4:85-93.

  [2] 石瑞如,张建源,刘新,等.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gidB基因突变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8,30(3):197-199.

  [3] Datta M,Radhamani MP,Selvaraj R,et al.Critical assessment of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under the district tuberculosis programme.Tuber Lung Dis,1993,74(3):180-186.

  [4]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lnc. Historg of OCLC[EB/OL].[2000-01-08]. http://www.oclc.org/abord/history/default.htm.

  14.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之上,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期刊引用
中国防痨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防痨杂志发文量
中国防痨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防痨杂志往期文章
  • 肺结核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体验的访谈记录

    结核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之一,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5年世界范围内估计有1040万例新发患者,大约140万例死于结核病[1].肺结核的治疗至少需要6~8个月[2],且以居家治疗为主.自我管理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3].Barlow等[4]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疾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

    作者:赵欣楠;黄宝延;聂菲菲 刊期: 2018- 06

  • 福建省山区农村DOTS策略执行现状分析

    目的评价福建省山区农村DOTS策略执行现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肺结核病人问卷调查,并对知情人员及肺结核病人深入访谈,内容包括: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过程,相关部门对结核病控制的相关策略措施等;从政府承诺、病人发现过程、督导管理落实三方面分析评价.结果调查的3个县政府承诺落实较好;在村卫生室/私人诊所首次就诊的病人占53.5%,在结防机构的首次就诊仅占6.9%;有26.4%的病人就......

    作者:林勇明;陈求扬;刘晓云;吴能健;王伟;黄智忠 刊期: 2006- 06

  • 124例尘肺结核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尘肺结核菌阳患者使用不同疗程化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观察10年间的菌阳尘肺结核124例化疗效果.按不同疗程分为12月组(3HRZS/9HRE)、18月组(3HRZS/6HRZ/9HRE)、24月组(3HRZS/9HRZ/12HRE)方案,全程督导治疗结束随访5年.考核标准以痰菌为主.结果12月组、18月组、24月组方案化疗结束痰菌阴转率达到99.2%,随访期间痰菌复阳率分别为17.4%、3.......

    作者:余中英;刘耀松;王文炳;朱长鸣 刊期: 2001- 04

  • 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结核病人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同时评价患者对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进行总结、统计、分析.结果对70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试,有明显心理障碍且治疗依从性差者28人.经心理和抗精神失常药治疗后,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结论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治疗依从性与心理障碍有显著相关性.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给予相应的治疗,能明显......

    作者:雷涛;冯梅;杨奇帅;万宝军;王守梅;王红敏 刊期: 2002- 05

  • 大力加强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人类与传染病疾病的斗争,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然而,结核病仍然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14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60万例,有约190万例患者死于结核病[1].我国是世界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1].随着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稳步推进以及结核病防治策略的有效实施,自1990年至2010年,我国涂阳结核病的患病率从1......

    作者:逄宇;赵雁林 刊期: 2016- 10

  • 黑龙江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目的:了解1999-2002年4年来黑龙江省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与免疫效果情况.......

    作者:杨忠喜;宋朝辉;秦玉宝;王晓南;于国华;谢艳光 刊期: 2003- z1

  • 不典型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不典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不典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在临床上没有典型的结脑症状,表现意识障碍17例(27.4%)、头晕、低热47例(75.8%)、乏力、精神萎靡13例(21.0%);肢体麻木21例(33.9%)、瘫痪5例(8.1%)、颅神经损害18例(29.0%)和尿潴留10例;(16.1%)、癫痫样发作4例(6.5%).胸部影像学检查阳性......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 04

  • 煤工尘肺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相关因素分析

    笔者共入选279例煤工尘肺患者,分别对他们的年龄、工龄、开始接触粉尘(简称“触尘”)年龄、发病年龄、煤工尘肺期别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煤工尘肺并发肺结核的情况及特点,并探索其发生及发展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刘建坤;王洪武;陈刚;陈东进;邹珩;张洁莉 刊期: 2016- 07

  • 深圳市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近7年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MDR-TB临床路径的制定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深圳市登记治疗的165例MDR-TB患者进行双向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基础资料,以及初复治情况、影像学资料、并发其他疾病等信息.根据患者治疗转归情况进行疗效分类,选择治疗成功和疗效不佳者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吕德良;谭卫国;张乐平;朱赛楠;李蓉安;罗育希;杨应周 刊期: 2017- 02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MXF)与左氧氟沙星(LVF)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Rv和73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临床分离株以及5株对左氟沙星敏感的MDR-TB临床分离株,以试管二倍稀释法采用7H9培养基,测定以上菌株对MXF和LVF的MIC;通过直接测序法测定gyrA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

    作者:赵伟杰;李芃;陆宇 刊期: 2009- 08